警惕企业运营管理中的“浪费”

首页    警惕企业运营管理中的“浪费”

警惕企业运营管理中的“浪费”

 

古话有说:“瘦则不美,肥则无姿。”是这样吗?未必然,要看我们如何把握这其中的度的问题,这里的“瘦”,即是没有多余之意。如何做到恰到好处呢?这需要管理者的技术与多年的经验。

 

IMG_256消除运营管理的浪费IMG_257

 

作为企业管理者,我们一定听说过这么一句话:“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出必需的合格品。”其实这就是“瘦”的运营模式的形象说法。所谓“瘦”,就是没有多余的,即没有不必要的浪费,刚刚好之意。所以,想做到“瘦”,想做到刚刚好,我们必须消除实际运营中的浪费。

 

所谓“浪费”,就是在运营管理中,没有价值的活动或动作。这一活动或动作,不但不能做,而且一定要设法消除。

 

公司运营中的浪费通常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活动虽然不创造价值,但是在现有技术与生产条件下是不可避免的,如为保证质量,焊接处要检查;乘飞机从青岛到敦煌要在西安转机的额外旅途;

第二类是活动不创造价值而且可以立即消除的步骤,实际上这种浪费是非常多的,归纳出来有以下几种:

 

1、过量生产的浪费:上游工序有能力,如有人力,有机器,有物料,就不断的生产产品,不管下游工序需要与否,造成这种现象或许就是由于信息的封闭,导致上游工序给下游工序提供的物料留有太大的加工余量,从而产生物料及加工量的浪费。

 

2、生产次品的浪费:简单地说,某种产品的销售价100元,它的总成本需要90元,如果生产了一个次品,就要多卖9个产品才能补回来。所以,强调“一次做对”的宗旨,以免造成在作业方法、原材料、机器或人力的浪费。

 

3、库存的浪费:由于上游和下游之间没有形成信息的共享,以及生产没有按订单计划来进行,导致上游过量生产,下游不能及时的销售出去,造成库存的浪费。

 

4、动作的浪费:人员或机器在运作流程内的不必要移动,比如在工序转换过程中,操作人员走动去拿零件、工具,或者操作人员在操作机器控制部件中的移动等。一般来说手动和机器的操作经常包括不必要的走动,不必要走动的原因也可能是工厂的布局尚未为不同的客户需求进行优化而造成的。

 

5、多余工序或工步的浪费:客户是上帝,永远是对的,所以,客户不要求从事的工序一定不要去从事,例如,检测、翻工等。

 

6、流通中的浪费:也叫运输中的浪费,由于上下工序之间没有形成良好的组合,造成流通环节效率不高所带的流通浪费。管理专家曾经说过:“最好的运输是零距离运输。”

 

7、等待或闲置的浪费:由于在生产周期中的人员或机器等待而产生的浪费。比如:等待原材料到位,等待维修人员到位,等待流程完成等等。实际上浪费在等待上的时间通常是可以避免的。有些等待时间无法避免,但是效率可以提高,例如,清洗、质量检查、材料接收等。

 

IMG_258“瘦”运营模式的好处IMG_259

 

如果我们消除了浪费,做到了“瘦”的运营模式,会给不同形式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好处:

 

对于制造型企业而言:库存大幅降低,甚至零库存;生产周期减短,完全可以根据客户要求来设置生产线;生产过程中没有中间在制品,质量稳定提高;各种资源,如能源、空间、材料、人力等的使用率提高,各种浪费减少、生产成本下降,企业利润增加。同时,员工士气、企业形象、生产技术都在实施中得到提升,最终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

 

对于服务型企业而言,提升企业内部流程效率,做到对顾客需求的快速反应,可以缩短从顾客需求产生到实现的过程时间,大大提高了顾客满意度,从而稳定和不断扩展市场占有率。

 

IMG_260实现“瘦”的运营模式IMG_261

 

明白了“瘦”的运营模式的好处之后,如何实现“瘦”的运营模式呢?如能做到以下三合一即可:

 

1、单位产品生产的循环时间。举个例子,某产品今天要生产10000只,需6个人,如果明天只生产5000只,则需3个人便可,这就是“瘦”的模式。假如用传统的做法,即还是原来的6个人,要么多生产了5000只产品,要么浪费了3个生产人员,这就是新型生产模式下保证单位产品的生产循环时间。

 

2、在制品一只流。就是生产过程中最少的“在制品”流量,中途不产生堆压,工序与工序之间一目了然。既保证了在制品的流量,又不至于浪费。

 

我们可以想象一只虾抱卵的情景:一堆一堆在一起,如果我们生产中的在制品也是这样,不但生产不流畅,而且产品的质量也无法得到保障。所以,用句通俗的话说:“我们要鸡下蛋的模式,而不要虾抱卵的模式。”

 

3、拉引的生产方式。这是生产流程,就是说,在上下工序中,下道工序所需要的产品做完了就往上一道工序上拉。上道工序的产品被拉到了最低存量的时候,才再继续生产,否则不须生产。

 

拉的对立面就是推,要用“瘦”的模式,为什么不能用推呢?因为,推的模式容易堆积在制品,而且容易造成下工序能力“不足”之表现,实际上是由于生产线不平衡所致。

 

采用“瘦”的运营模式可以真正实现按需生产。如果每道工序都按下道工序的要求,在适当的时间,按需要的数量生产,就不会生产不需要的零部件出来。只有在顾客需要的时候才设计、安排生产和制造出顾客真正需要的产品。

 

总结:“浪费”就是在运营管理中,没有价值的活动或动作。这一活动或动作,不但不能做,而且一定要设法消除。管理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当今社会市场竞争激烈,在产品价格不能增加,而原材料和人力成本又不断的提高的情况下,想提升企业利润,降低成本就是运营中的不二选择。

 

文章来源:天天税讯

2022年4月14日 13:44